上海殡、葬、祭共同发力,实现绿色目标

绿色是殡葬行业发展的约束性条件,也是履行社会责任、生态责任的重要表现。今年冬至上海继续全面推行无烟祭扫,殡仪领域也为绿色生态目标而进一步努力。请听本台记者汪宁发来的报道:

至尊园市场企划部负责人查云说,前段时间他们进社区向居民宣传文明祭扫,感触很深。

“交流的时候说冬至到了,不要带锡箔祭扫不许烧了,文明祭扫低碳出行。他们说知道了,每次到陵园都会跟我们讲,都能表示接受,不像往年那么抵触。”

冬至预约祭扫首日,至尊园在广场放置了一块“共建绿色无烟墓区、倡导零碳祭扫新风尚”宣传板,没多久就有很多市民签字承诺。

“(这里签个名,我们有礼物拿的)承诺无烟扫墓,好,多签两个。我们东西不要,光签字配合一下,大家倡导无烟区,烧锡箔不能烧。”

3年前开始推行无烟祭扫的上海福寿园,各项措施不断过渡。副总经理徐敏说,这个冬至集中焚烧锡箔的服务点也全部撤销,园区态度坚决,客户也配合理解。

“今年清明我们已经跟客户讲,从下一次来就没有这项服务提供了,包括客服人员通过电话的方式沟通提醒他们,没有必要再带锡箔来了。”

推行多年的鲜花换锡箔服务,如今在各墓园很少能派上用场,绝大多数市民都自备鲜花前来,福寿园物业管理部经理朱瑞青告诉记者,保洁工作并没有因此减轻,但意义不一样。

“因为现在不烧锡箔了以后,客户的鲜花祭扫多了。像花篮、花泥还有鲜花包装盒都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垃圾分类的工作量要做得比较细,所以今年特别增加了保洁的垃圾分类人数。”

不过仍有极个别市民带锡箔入园,记者在奉贤某公墓看到,在工作人员的礼貌劝阻和引导下也都能配合规定放弃焚烧。

“烧的人真的不多,如果说禁止我们也就不烧了。你们禁止吗?「禁止烧的,我也理解你们的心情,要么带走你心里面舒服伐」哦现在不能烧,我们以后不带了,我刚才跟她说,我们下一辈以后都不烧了,我们理解的。”

实现绿色殡葬目标,前端环节也很重要。上海中心城区的遗体火化全部集中在益善殡仪馆,年火化量5万具左右,占全国总量的1%,高峰日一台火化机火化近12具遗体。尽管数量多、强度高,但在对火花机改造的高度重视下,环保标准仍居国际领先水平。但市殡葬服务中心主任程坚认为,绿色殡仪不只火化环节,更要有科学的数据作支撑。

“还有两个更重要的环节,遗体处理会产生一系列的废气、废液甚至废物,另外就是有些丧葬用品硫之类的含量比较高,会影响到后面火化环节、大气排放的结果。三个环节都需要运用科学方法制定量化的测量工具和标准来严格予以规范。”

程坚透露,市殡葬服务中心刚与民政部101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携手形成科研班子、推进科研项目、分享科研成果。

“我们聚焦第一个就是绿色殡葬,第二个绿色殡葬当中关键性的一些技术,包括火化机,包括遗体防腐处理的技术。”

作者:上海电台记者汪宁实习编辑:缪家慧责任编辑:包露